啮雪咽毡①
苏武②持节使匈奴。幽武大窖中,啮雪咽毡,数日不死,匈奴神之。
①啮雪咽毡:也称作“啮雪吞毡”,最早出自于汉·班固《汉书·苏武传》。
指苏武被匈奴单于因禁于大窖中,不供应饮食,苏武就嚼雪混同毡毛而食。后形容坚守气节而过艰苦的生活,含褒义。
图片
苏武牧羊
汉·班固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(单于)乃幽武置大窖中,绝不饮食,天雨雪,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,数日不死。”
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“啮雪吞毡”。
②苏武:(前140年-前60年),杜陵(今陕西西安)人,西汉大臣,杰出的外交家,民族英雄。代郡太守苏建之子。
早年经历
苏武大约生于汉武帝建元元年(前140年)前,字子卿,是杜陵人。父亲苏建曾三次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,立下战功。苏武年轻时凭着父亲的庇荫,与兄长苏嘉、弟弟苏贤皆官拜郎官,后升任栘中厩监(掌管鞍马鹰犬的射猎之官)。
图片
苏武像
出使匈奴
汉武帝时期汉朝不断讨伐匈奴,双方多次派使节互相侦察。匈奴扣留了汉使郭吉、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,汉朝也扣留匈奴使节以相抵。
汉武帝天汉元年(前100年),且鞮侯单于(jū dī hóu chán yú)即位,害怕受到汉朝攻击,于是说:“汉朝天子是我的长辈。”送还了之前扣押的汉使路充国等。武帝深表赞许,于是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,持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,并赠送单于礼物,以答谢单于。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常惠等,并临时招募士卒、斥候一百余人一同前往。到了匈奴,赠送财物给单于。单于却愈发傲慢,与汉朝此前的设想截然不同。
正在且鞮侯单于准备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回到汉朝时,缑(gōu)王与虞常等在匈奴谋反,暗中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、阏氏(yān zhī)投奔汉朝。正好苏武等抵达匈奴。
而虞常在汉朝的时候,与张胜有旧,私下拜访张胜,说:“听说汉朝皇帝很恨卫律,我能替汉朝用暗箭射杀他。我的母亲和弟弟都在汉,希望他们能得到汉朝的赏赐。”张胜答应了他,并送给虞常许多财物。
一个多月后,单于出外打猎,只有阏氏和单于子弟留守。在虞常等七十余人起事前,一人趁夜逃跑,揭发了他们的计划。单于子弟发兵攻击反叛者,缑王等战死,虞常被活捉。单于派卫律审理此案。
张胜听到消息,担心和虞常所说的话被揭发,便把事情告诉了苏武。苏武说:“事情已经发生了,一定会牵连到我。如果我受到了侵害,就更加对不起国家了。”于是想自杀。张胜、常惠制止了他。
虞常果然供出张胜。单于大怒,召集贵族商议,想杀汉使。左伊秩訾(zuǒ yī zhì zì)说:“如果有人谋害单于,那要怎么加刑?应该全部招降。”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。
图片
苏武对常惠说:“屈节辱命,即使活着,有什么面目归汉!”说著拔刀自刺,卫律大惊,抱住苏武,派人骑快马找医生。
医生在地上挖了一个坑,在坑中点火,把苏武放在坑上,敲他的背让淤血流出。苏武本已断气,过了半天才有气息。常惠等人哭泣,用车把苏武载回营帐。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,早晚派人探望询问,把张胜监禁了起来。
苏武的伤势逐渐好转后,单于又派使者劝降苏武,同时审判虞常,想借此使苏武投降。卫律亲手斩杀虞常,说:“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,应当是死罪,但是单于招募愿意投降的人,赦免其罪。”举剑要砍张胜,张胜请降。
卫律对苏武说:“副官有罪,主官也应当连坐。”苏武说:“我本来就没参与计划,又不是他的亲属,凭什么连坐?”卫律又举剑对着苏武,苏武不动。
卫律说:“苏君,我之前背弃汉朝归顺匈奴,有幸受到了单于的恩宠,赐予了爵位和财富,管理数万民众,牛马牲口堆满山,才有像今天这样富贵。苏君今日投降,明日也会跟我一样。否则是白白拿身体去做野草的肥料,谁会知道啊!”苏武毫无反应。
卫律说:“你要是顺着我投降了,我就能和你做兄弟。今天不听我的建议,以后就算想再见我也没有哪么容易了。”
苏武骂卫律说:“你为人臣子,不顾恩义,背叛君主和父母,投降蛮夷去做俘虏,我见你做什么?况且单于信任你,让你决定他人的死生,你公平执法,反而想挑起两个君主的矛盾,自己坐观成败。
南越国曾经杀汉朝使者,最后被汉朝消灭,南越国也成了汉朝的九个郡;宛(指大宛)王曾经杀死汉使,最后被汉朝消灭,他的人头也被悬在北门示众;朝鲜(指卫氏朝鲜)杀汉使者,立即就被灭国了。只有匈奴还没遭到这样的下场罢了。你明知我不降,就是要杀我,令两国开战,匈奴的覆灭就从我开始吧。”
图片
卫律和苏武
卫律知道苏武不可胁迫,于是将此情况报告单于。单于越发想使他投降,就囚禁苏武,置于大地窖内,不供给吃喝。碰到下雪天,苏武卧着嚼雪,同毡毛一起吞下,几日不死。匈奴人以为他是神人,就将苏武迁至北海(今贝加尔湖),让他放公羊,说等公羊生小羊才可归汉。同时把常惠等人安置到别的地方。
牧羊北海
苏武到了北海,没有供应粮食,只能掘野鼠所储藏的果实吃。苏武拄着汉朝的节杖牧羊,平日起居都拿着,以致节旄全部脱落。过了五、六年,单于的弟弟於靬(wūjiān)王到北海打猎。苏武会编打猎的网,矫正弓弩,於靬王器重他,供给他衣服、食物。
三年多过后,於靬王病重,赐苏武马匹、牲畜、服匿、穹庐。於靬王死后,他的部下也都迁离。冬天,丁零人盗走了苏武的牛羊,苏武再度陷入穷困之中。
图片
苏武在汉朝时,与李陵都任侍中。汉武帝天汉二年(前99年),李陵兵败投降匈奴,不敢访求苏武。后单于派李陵去北海,为苏武设酒宴和歌舞。
李陵对苏武说:“单于听说我和子卿你交情深厚,所以让我来劝说你,他真心你能成为匈奴的臣子。你到死也不能归汉,白白在没有人的地方让自己受苦,即使坚守信义又有谁能看见呢?
先前长君(苏嘉的字)做奉车都尉,随从圣驾至雍的棫(yù)阳宫,皇帝扶辇下除,撞到柱子折断车辕,被指控为大不敬,伏剑自刎,皇帝赐钱二百万作为丧葬费。
孺卿(苏贤的字)随从圣驾祠河东后土,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,把驸马推到河里淹死了。宦骑逃亡,皇帝下诏让孺卿追捕,没抓到,孺卿惶恐服毒自杀。
我来的时候,你的母亲已不幸去世,我送葬至阳陵。你的妻子年少,听说已经改嫁了。只有两个妹妹,两个女儿一个儿子,从你离家至今已经十几年了,是不是还活着也不知道。人生如朝露一般短,为什么要让自己受这么久的苦呢!
我刚投降的时候,也痛苦的像发疯一样,恨自己背叛了汉朝,加上老母被收留在保宫里。你不想投降的心情,难道比得过我当初?
况且陛下年龄大了,法令无常,大臣们没有犯罪就被灭族的有数十家,连自身安全都无法保证,你还顾得上别人么?请听从我的建议,不要再说别的了。”
图片
苏武和李陵
苏武说:“我们苏家父子没有什么功劳,都是因为陛下才能位列将帅,获爵封侯,兄弟为近臣,我一直都想肝脑涂地来报答他的恩情。现在能够杀身报恩,即使是上刀山下油锅,也觉得快乐。臣子事奉君主,就如同儿子事奉父亲。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遗憾的。希望你不要再说了。”
李陵与苏武共饮了几天,又说:“你就听从我的话吧!”苏武说:“我早就已经死了!右校王(李陵在匈奴的爵位)如果一定要让我投降,就请停下今日的欢宴,我直接死在你面前!”李陵见苏武如此真诚,喟然长叹道:“真是义士啊!我和卫律的罪过上通于天!”说着便流下眼泪,浸湿了衣襟,决别苏武而去。
后李陵又到北海,对苏武说:“区脱地区捕得云中的活口,说太守以下的吏民都穿着白衣,说皇帝(汉武帝)驾崩了。”苏武听了向南大哭,吐血,每天早晚哭吊数月之久。
归汉封官
后元二年(前87年),汉昭帝刘弗陵即位。几年后,匈奴和汉朝达成和议。汉朝寻求苏武等,匈奴谎称苏武已死。后汉使又到匈奴,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员同他前往,夜晚见了汉使,原本地述说了这几年在匈奴的情况。
告诉汉使要对单于说:汉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,射得一只大雁,脚上系著帛书,上说苏武等人在北海。汉使万分高兴,照常惠所说的话去责问单于。单于看身边的人非常惊讶,向汉使道歉说:“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。”
于是李陵设酒筵向苏武祝贺,说:“今天你还归,在匈奴中扬名,在汉室中功绩显赫。即使古代史书所记载的事迹,图画所绘的人物,怎能超过你!
我李陵虽然无能和胆怯,假如汉廷姑且宽恕我的罪过,不杀我的老母,使我能实现在奇耻大辱下积蓄已久的志愿,这就同曹沫在柯邑订盟可能差不多,这是以前所一直不能忘记的!
逮捕杀戮我的全家,成为当世的奇耻大辱,我还再顾念什么呢?算了吧,让你了解我的心罢了!我已成异国之人,这一别就永远隔绝了!”
李陵起舞,唱道:“走过万里行程啊穿过了沙漠,为君王带兵啊奋战匈奴。归路断绝啊刀箭毁坏,兵士们全部死亡啊我的名声已败坏。老母已死,虽想报恩何处归!”唱罢,泪下数行,同苏武永别。
随后,匈奴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,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,总共跟随苏武回来的有九人。
图片
始元六年(前81年)春,苏武回到长安。汉昭帝令苏武带一份祭品拜谒武帝园庙。拜他为典属国,秩中二千石(典属国秩本为二千石);赐钱二百万,官田二顷,住宅一处。
随从归汉的常惠、徐圣、赵终根都官拜中郎,赐丝绸各二百匹。其余六人因年老而返乡,各赐钱十万,终身免徭役。
卷入反案
汉昭帝始元七年(前80年),左将军上官桀、骠骑将军上官安父子与御史大夫桑弘羊、燕王刘旦与鄂邑公主谋反,苏武之子苏元因参与阴谋,而被处死。
起初,上官桀、上官安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争权。上官桀父子屡次记下霍光的过失交给燕王,让他上书昭帝,告发霍光。又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肯降。但回到汉朝后,只为典属国。
然而霍光属下长史并无功劳,却被升为搜粟都尉,霍光专权放肆。直到刘旦等人被处死,追查同谋者。苏武与上官桀、桑弘羊有旧,燕王又因苏武功高而官小数次上书,其子又参与谋反。廷尉上书请求逮捕苏武。霍光把奏章搁置,只将苏武免官而已。
图片
甚受宠待
元平元年(前74年),苏武参与拥立武帝曾孙刘询即位,是为汉宣帝。宣帝登基后,赐苏武爵为关内侯,食邑三百户。后来,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苏武通悉典章制度、出使持节不降。宣帝于是召苏武在宦者署听候宣召,多次进见。拜右曹典属国。宣帝因苏武是德高望重的老臣,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入朝,并尊称他为“祭酒”。
苏武把所得赏赐,全部施送给弟弟和过去的邻里朋友,家中不留一点财物。自恭哀皇后的父亲、平恩侯许广汉,宣帝之舅、平昌侯王无故和乐昌侯王武到车骑将军韩增、丞相魏相、御史大夫丙吉等重臣,都很敬重苏武。
此时苏武年事已高,宣帝曾问左右:“苏武在匈奴那么久了,可还有子嗣吗?”苏武得知后,透过许广汉向宣帝陈述:“以前在匈奴发配时,娶的匈奴妇人正好生了一个儿子,名字叫通国,有消息传来,想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、丝绸,把男孩赎回来。”宣帝同意了。后苏通国随汉使回汉朝,宣帝命其为郎。又让苏贤之子做了右曹。
高龄而终
汉宣帝爵二年(前60年),苏武逝世,享年八十余岁。
汉宣帝甘露三年(前51年),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,宣帝因“戎狄宾服,思股肱之美”,于是在未央宫麒麟阁图画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等十一位功臣(即“麒麟阁十一功臣”)像,苏武位列最末。
主要影响
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,持节不屈,其爱国忠贞的节操不仅使其名著当时,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。《汉书》赞其“使于四方,不辱君命”。
“苏武牧羊”亦成为后世坚贞不屈的象征,“苏武节”在后来也常被用作忠臣的典故。苏武故事的广泛流传和苏武形象的不断塑造,体现了中华民族忠君爱国,崇尚气节,秉持威武不屈、富贵不淫、贫贱不移之人格精神的文化传统。
图片
后世纪念
苏武墓
苏武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城西49公里处武功县武功镇龙门村。墓前竖有清乾隆(1736年-1796年)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“汉典属国苏公墓”、武功县令阮曙书“汉典属国苏子卿墓”及民国时期的“重修苏武墓门碑”等碑石。
20世纪40年代末尚有围墙、院落、门楣,后仅存墓冢,高约1.5米。1979年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图片
苏武雕像
苏武纪念馆
陕西省咸阳城西武功县武功镇龙门村以苏武墓为中心,建成苏武纪念馆。纪念馆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,其主要建筑依次为苏武文化广场、仿汉阙门、苏武牧羊铜像、苏武大殿、南北祭亭、苏武墓祭台、墓冢、珍藏室等。
纪念馆立有苏武执节杖挺立的塑像,还有苏武出使匈奴、不辱气节的画像。享堂南北两侧各建碑廊,陈列苏氏历代名人像、生平碑数十座。祭殿内有楹联“十九年长傲雪欺霜,孤对羝羊栖北海;数千里外由夷归汉,喜将异类服中原”,正是苏武一生的写照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